齐的组词

整齐 zhěng qí①有秩序,有条理,不凌乱:队伍很整齐|整齐划一|迈着整齐的步伐。②整治,使有秩序、有条理:整齐步调。③端正;漂亮:石秀看那和尚时,端的整齐。④大小、长短、好坏等相差不多:出苗整齐|我们单位的人员业务水平比较整齐。
齐年 qí nián1.指同一年受朝廷征选。 2.指科举制度下同科登第。 3.指年龄相同的人。
齐衰 qí shuāi/cuī1.丧服名。为五服之一。服用粗麻布制成,以其缉边缝齐,故称"齐衰"。服期有三年的,为继母﹑慈母;有一年的,为"齐衰期",如孙为祖父母,夫为妻;有五月的﹐如为曾祖父母;有三月的,如为高祖父母。
一齐 yī qí1.相等;均衡。 2.统一;使一律。 3.副词。同时。表示不同主体同时做一件事。 4.副词。表示同一主体对若干事物采取同一处置方式。
同齐 tóng/tòng qí1.方言。犹一齐,同时。
期齐 qī/jī qí1.亦作"朞齐"。 2.齐衰一年的丧服。
彗齐 huì qí1.彗,通"慧"。齐,通"疾"。聪敏,聪明,敏捷。
思齐 sī/sāi qí1.《诗.大雅.思齐》:"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毛传:"齐,庄也。"郑玄笺:"常思庄敬者,大任也,乃为文王之母。"后因以"思齐"赞美母教及内助之词。
训齐 xùn qí1.教化﹑齐一。 2.训练整治。
齐儿 qí ér/er1.汉朱博对齐郡右曹掾史的蔑称。
齐同 qí tóng/tòng一致;共同:若备(刘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齐房 qí fáng1.斋戒的居室。 2.汉郊祀歌名。《汉书.礼乐志》载郊祀歌十九章﹐其十三名"齐房"﹐谓"元封二年芝生甘泉齐房作"。
齐梁 qí liáng1.齐梁是南北朝时期偏安于南方的两个王朝。由于政治腐败﹐国势不振,统治时间都很短。后因以"齐梁"指奢靡衰败的局势。 2.见"齐梁体"。
齐气 qí qì1.指文章风格舒缓。
齐牛 qí niú1.供祭祀用的牛。
齐班 qí bān1.并列。
齐舍 qí shè/shě1.斋戒时静居之所。
齐观 qí guān/guàn1.同等看待。
齐量 qí liáng/liàng1.犹等同。 2.犹同量。谓存在的时间同样长久。
齐驾 qí jià1.犹并驾。
齐齿呼 qí chǐ hū1.等韵学名词。亦称"齐齿"。宋元韵图只分开﹑合两呼。明梅膺祚《字汇》所附《韵法直图》增立十呼,始有"齐齿"﹑"齐齿卷舌"等名目。清潘耒删汰繁复,定为开口﹑齐齿﹑合口﹑撮口四呼。其《类音》云:"举舌对齿,声在舌腭之间,谓之齐齿。"但一般仍将"齐齿"归于"开口",如清李元《音切谱》云:"开口正音俗称开口音,开口副音俗称齐齿音。"现称韵头或韵腹是I[I]的韵母为齐齿呼。
望齐门 wàng qí mén1.古门名。春秋吴王阖闾所建。
笔且齐 bǐ qiě qí1.蒙语"必阇赤"的音译。元代司文书之官。其职掌略同于清代的笔帖式。
齐茬茬 qí chá chá1.完整貌。
并驾齐驱 bìng jià qí qū并驾:几匹马并排拉着一辆车;齐驱:一齐快跑。并排套着的几匹马一齐快跑。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齐民要术 qí mín yāo shù书名。北魏贾思勰著。约成书于公元533-544年间。全书九十二篇,分十卷。系统总结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谷物、蔬菜、果树、林木的栽培方法,家禽、家畜和鱼类的饲养方法,以及农产品的加工方法。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农书。
齐量等观 qí liàng děng guān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同“等量齐观”。
七方十齐 qī fāng shí qí1.泛指中医的各种方剂。齐,方剂。
举案齐眉 jǔ àn qí méi案:古时有脚的托盘。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齐筋小碟 qí jīn xiǎo dié1.即今酱油碟之类。

齐的解释


(齊)

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齐整。参差不齐。
达到,跟什么一般平:见贤思齐。河水齐腰深。
同时;同样;一起:齐名。齐声。齐心协力。一齐前进。
全;完全:齐全。人到齐了。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
中国朝代名:南朝齐。北朝齐。


笔画数:6;
部首:齐;
笔顺编号:413432


齐字开头的组词

齐字在中间的组词

齐字结尾的组词

齐字二字组词

齐字三字组词

齐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