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的组词

倒喇 dǎo/dào lǎ1.金元时的一种杂戏。大抵由一位演员吹弹多种乐器,并有歌唱和杂耍表演,如顶瓯,舞盘,翻觔斗之类。至清犹存此戏。清陆次云《满庭芳》词对倒喇作了生动而具体的描写。词云:"左抱琵琶,右持琥珀,胡琴中倚秦筝。冰弦忽奏,玉指一时鸣。唱到繁音入破,龟兹曲﹑尽作边声。倾耳际,忽悲忽喜,忽又恨难平。舞人,矜舞态,双瓯分顶,顶上燃灯。更口噙湘竹,击节堪听。旋复回风滚雪,摇绛蜡,故使人惊。哀艳极,色飞心駴,四座不胜情。"
纳喇 nà lǎ1.复姓。清有显祖继妃纳喇氏﹑太祖孝慈高皇后纳喇氏等。见《清史稿.后妃传》。
哗喇 huá/huā lǎ1.见"哗啦"。
唿喇 hū lǎ1.亦作"唿啦"。 2.象声词。
喇喇 lǎ lǎ1.象声词。
喇者 lǎ zhě1.即喇子。红宝石。
喇虎 lǎ hǔ1.亦作"喇唬"。 2.凶恶无赖。
噗喇 pū lǎ1.象声词。禽鸟拍翅声。
拨喇 bō lǎ1.见"拨剌"。
捣喇 dǎo lǎ1.闲谈,扯淡。
数喇 shù/shǔ/shuò lǎ1.方言。数落;数说。
豁喇 huò/huō/huá lǎ1.见"豁剌"。
针喇 zhēn lǎ1.胡说﹐乱说。一说﹐刺人的话。
吹喇叭 chuī lǎ bā1.比喻为上司或权势者吹嘘捧场。
古喇水 gǔ lǎ shuǐ1.见"古剌水"。
泼喇喇 pō lǎ lǎ1.见"泼剌剌"。
吻喇喇 wěn lǎ lǎ1.象声词。犹言唿喇喇。
喇叭花 lǎ bā huā牵牛花的通称。
喇叭裤 lǎ bā kù膝以上部位较贴身,膝以下逐渐展开,至脚口宽大为喇叭式的西裤。显示臀部合体,脚口处飘逸。适宜男女青少年穿用。
喇喇蛌 lǎ lǎ tún1.也作"蝲蝲蛄"。 2.即蝼蛄。
喇嘛教 lǎ ma jiào/jiāo在我国西藏、内蒙古等地区流行的一种宗教。公元七世纪佛教传入西藏以后,搀入了本地固有的宗教成分,为了区别于一般的佛教,称为喇嘛教。
噗喇喇 pū lǎ lǎ1.象声词。禽鸟拍翅声。
大喇喇 dà lǎ lǎ1.举止随便﹐满不在乎的样子。
豁喇喇 huò/huō/huá lǎ lǎ1.见"豁剌剌"。
跳喇嘛 tiào/táo lǎ ma1.犹跳布札。
咿哩呱喇 yī li/lǐ/lī guā/gū/guǎ lǎ1.象声词。形容大声说话。
吡哩叭喇 pǐ li bā lǎ1.象声词。
班禅喇嘛 bān chán lǎ ma1. 西藏两大佛教精神领袖之一(另一为达赖喇嘛)。
哇喇哇喇 wā lǎ wā lǎ1.亦作"哇啦哇啦"。 2.象声词。形容说话滔滔不绝或吵闹声。
血唬零喇 xuè/xiě hǔ/xià líng lǎ1.同"血糊淋剌"。

喇的解释



〔喇叭〕a.一种管乐器,铜制。b.喇叭筒状,有扩音作用的东西,如“汽车喇喇”
〔喇嘛教〕佛教的一派,传播于中国藏族、蒙古族地区。
〔喇嘛〕中国藏语,喇嘛教的僧人,原意“上人”、“师傅”。

笔画数:12;
部首:口;
笔顺编号:251125123422


喇字开头的组词

喇字在中间的组词

喇字结尾的组词

喇字二字组词

喇字三字组词

喇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