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的组词

充罗 chōng luó1.充满,遍布。
叱罗 chì luó1.复姓。西魏有叱罗协。见《北史》本传。
吴罗 wú luó1.古代吴地所产的绫罗。以轻软着称。
湘罗 xiāng luó1.湘江与汨罗江的并称。借指湖南省。
纱罗 shā luó1.轻软细薄的丝织品的通称。
罗峙 luó zhì/shì1.环绕屹立。
罗幕 luó mù1.丝罗帐幕。
罗掘 luó jué网鸟掘鼠。比喻想方设法筹措或搜集财物:多方罗掘|罗掘一空。参见“罗雀掘鼠”。
罗织 luó zhī/zhì比喻编造罪名加以陷害:罗织罪名|罗织成狱。
罗缕 luó lǚ1.枚举陈述。
罗缬 luó xié1.有花纹的丝罗衣料。
罗计 luó jì1.印度占星术名词。罗睺(r?hu)和计都(ketu)的并称。印度历法在唐时传入我国﹐我国星命家以为罗睺为天首之星﹐计都为天尾之星﹐相对运行﹐拦截诸星﹐最为紧要。见唐张果《星宗·罗计》。
罗闉 luó yīn1.古时军营周围的宵禁设施。
周罗 zhōu luó1.包揽。 2.遍布。 3.梵语。意为小髻。
搭罗 dā luó1.小孩子戴的一种帽子。
斯罗 sī luó1.犹撕掳。料理;打点。指勒索财物。
花罗 huā luó1.织有花纹的质地稀疏的一种丝织品。
末罗瑜 mò luó yú1.南海古国名。一译末罗游。一般认为末罗瑜和元代及其后载籍提到的木剌由﹑麻里予儿﹑巫来由﹑无来由,均为马来人自称Melayu的译音。但唐代的末罗瑜故地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剌岛的占碑一带。
罗刹国 luó chà/shā guó1.传说中的海上恶鬼之国。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中:"贞观初,林邑献火珠,状如水精。云得于罗刹国。其人朱发黑身,兽牙鹰爪也。"后遂以"堕罗刹国"比喻遭遇厄运。
罗圈腿 luó quān/juàn/juān tuǐ1.向外弯曲的畸形下肢。多由佝偻病引起。
外罗院 wài luó yuàn1.宫中囚所。
银颇罗 yín pō luó1.银叵罗。银制酒器﹐杯盏之属。
青罗伞 qīng luó sǎn1.青罗制成的伞盖。明制﹐五品官伞盖用青罗。
黄罗衫 huáng luó shān1.黄衫的一种。古代年轻人的华贵服装。
万象包罗 wàn xiàng bāo luó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指各种事物;包罗:包括。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佛罗伦萨 fó/fú/bì/bó luó lún sà意大利文化名城。人口44.4万(1982年)。曾为意大利王国首都。文艺复兴的发祥地。全市有四十多所博物馆和美术馆,六十多座宫殿,藏有大量优秀艺术品和精美文物,有“西方雅典”之誉。著名旅游胜地。
横罗十字 héng/hèng luó shí zì1.谓横躺床上,手脚伸开,身体形如十字。
罗曼蒂克 luó màn dì kè浪漫,具有强烈的个人感情、高度的个人爱慕之情。
蒙罗维亚 mēng/méng/měng luó wéi yà利比里亚首都和西非重要港口。人口130万(1996年)。全国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有炼油、橡胶、锯木等工业。公路网中心。有国际航空站。为自由港。
迦罗沙曳 jiā luó shā/shà yè1.梵语的音译。即袈裟。

罗的解释


(羅)
luó
捕鸟的网:罗网。
张网捕捉:罗掘(用网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粮食。喻用尽办法筹措款项)。门可罗雀(形容门庭冷落)。
搜集,招致,包括:罗捕。罗致(招请人才)。网罗。包罗。罗织罪名(虚构罪名,陷害无辜)。
散布:罗列。
过滤流质或筛细粉末用的器具:绢罗。
用罗筛东西:罗面。
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罗绮。罗扇。
量词,用于商业,一罗合十二打。
同“脶”。
姓。

笔画数:8;
部首:罒;
笔顺编号:25221354


罗字开头的组词

罗字在中间的组词

罗字结尾的组词

罗字二字组词

罗字三字组词

罗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