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的组词

韵书 yùn shū1.分韵编排的字典。为写作诗﹑赋﹑词﹑曲者检索韵字之用。现存韵书,大都先分四声,再分韵部。凡同声调﹑同韵的字为一部,取其中一个字为标目,用反切注音。最早的韵书是三国魏李登《声类》﹑晋吕静《韵集》,久已亡佚。隋陆法言《切韵》,原书亦不传。宋陈彭年等着《广韵》,分韵太繁,不便应试作诗之用。金人始并为一百零六韵,即后来所谓"平水韵"。元﹑明﹑清以来,文人作诗﹐都以"平水韵"为标准,沿用至今。
韵白 yùn bái1.戏曲念白的一种。同京(北京)白﹑苏(苏州)白等相对。大抵以中州韵为读音﹑咬字﹑归韵的标准,四声调值也有特定规律,因而节奏感和音乐性较强。传统戏曲中正面人物和身分较高的人物多念韵白。 2.戏曲中句子整齐押韵的道白。
世韵 shì yùn1.俗韵,世俗的气质。
俗韵 sú yùn1.不高雅的乐声。 2.指不工稳的押韵。 3.鄙俗的情味。
借韵 jiè yùn1.五﹑七言近体诗,如首句入韵而借用可以通押的旁韵,称为借韵。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有借韵。"原注:"如押'七之'韵﹐可借'八微'或'十二齐'韵是也。"郭绍虞校释:"此当指宋时《广韵》或《集韵》韵目通用之例。"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借韵》:"五﹑七言近体第一句借用旁韵﹐谓之借韵。唐诗'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中'﹐《广韵》属'东'韵;'浓'﹐属'钟'韵)﹐'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李商隐《牡丹》诗。'人'﹐《广韵》属'真'韵;'君'﹐
兼韵 jiān yùn1.近体诗用韵的一种方法。指同一首诗中﹐兼用通用韵部的字押韵。
凡韵 fán yùn1.指凡庸的诗作。
北韵 běi yùn1.北方的音韵。
卖韵 mài yùn1.传说仙女吴彩鸾受谪下山为文箫妻,家贫日写唐孙愐《唐韵》一编,售之以度日。见唐裴铏《传奇.文箫》。
玄韵 xuán yùn1.高尚的气韵。
稳韵 wěn yùn1.韵字平易易押的诗韵。
姿韵 zī yùn1.姿貌,风韵。
思韵 sī/sāi yùn1.才识气韵。
恣韵 zì yùn1.犹放歌。
斗韵 dǒu/dòu yùn1.谓联句或赋诗填词时以险韵竞胜。
脚韵 jiǎo/jué yùn1.韵文句末所押的韵。
诡韵 guǐ yùn1.不同声韵﹐音色不同。
走韵 zǒu yùn亦作“走韻”。1.谓作诗不合韵律。2.走音,失调。
道韵 dào yùn1.气韵;气质。 2.道家者流的情志。
韵主 yùn zhǔ1.明中叶以后,盛行等韵之学。北京衍法﹑山西五台﹑四川峨眉﹑河南伏牛﹑浙江普陀等山寺皆有韵主和尚,以唱韵开悟学僧,时称小悟门,与参禅之大悟门并列。安徽黄山僧普门﹑语拙﹑虚谷师承等韵之学,相继为韵主教授师。
韵人 yùn rén1.犹雅人。
韵响 yùn xiǎng1.谓声音悠扬而响亮。
韵流 yùn liú1.音韵流畅。 2.指诗人骚客。
韵牌 yùn pái1.标有诗韵的牌子。供作诗限韵之用。
香韵 xiāng yùn亦作“香韻”。“香韻”。
写韵亭 xiě yùn tíng1.见"写韵"。
韵悠悠 yùn yōu yōu1.声响舒缓悠扬。 2.比喻香气飘散。
流风余韵 liú fēng yú yùn前代流传给后世的风雅韵事。
雅人韵士 yǎ rén yùn shì高雅而有风致的文人。
霞姿月韵 xiá zī yuè yùn比喻俊美清雅的仪态和风度。

韵的解释


yùn
汉语字音中的元音或元音加收尾音,即声母以外的部分,或声母和介音以外的部分,称“韵母”。如t幔睿绲脑夏甘恰搬ng”,hu幔睿绲脑夏甘恰埃踽ng”:韵文(有韵律节奏的文学体裁,亦指用这种体裁写成的文章,包括诗、词、歌、赋等。区别于“散文”)。押韵。韵腹(韵母中主要元音)。韵脚(韵文句末押韵的字)。韵律(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的规则)。
和谐而有节奏的:韵白。琴韵悠扬。
风度,风致,情趣,意味:风韵。气韵。韵味。

笔画数:13;
部首:音;
笔顺编号:4143125113541


韵字开头的组词

韵字在中间的组词

韵字结尾的组词

韵字二字组词

韵字三字组词

韵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