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的组词

倾诉 qīng sù全部说出;一一诉说:倾诉衷肠|倾诉别后离情|一腔话语,一朝倾诉。
公诉 gōng sù刑事诉讼的一种方式,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对认为确有犯罪行为、应负刑事责任的人向法院提起的诉讼(区别于‘自诉’)。
吐诉 tǔ/tù sù1. 倾吐;诉说。如:他想低声地对她吐诉自己的倾慕之情。
枉诉 wǎng sù1.诬告。
缅诉 miǎn sù1.备述。
应诉 yīng/yìng sù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被告针对起诉状提出答辩状,并在法院开庭审理时到庭参加的行为。如被告拒绝应诉,法院仍可审理,并作出判决。
披诉 pī sù1.陈诉。
论诉 lùn/lún sù1.论辩申诉。
诉冤 sù yuān1.亦作"诉寃"。 2.诉说冤屈。
诉告 sù gào1.告诉﹐向人诉说(苦难﹑冤枉等)。
诉寃 sù yuān1.见"诉冤"。
诉怨 sù yuàn1.陈诉怨愤。
诉权 sù quán1.起诉和诉愿的权利。广义指公民向国家机关请求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之权﹐包括民事的﹑刑事的诉权﹐也包括行政诉讼和诉愿的诉权。狭义指民事诉讼上的诉权。
诉穷 sù qióng1.诉说困厄﹑贫穷。
诉竞 sù jìng1.诉说争执。
诉落 sù luò/là1.数落﹐争吵。
诉词 sù cí1.诉讼词状。 2.指诉苦的文字。
诉语 sù yǔ/yù1.诉说。
诉说 sù shuō/shuì/yuè1.告诉﹔陈述。
诉述 sù shù1.诉说。
诉闻 sù wén1.犹诉说。
自诉人 zì sù rén1.依照法律规定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被害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
不起诉 bù qǐ sù我国人民检察院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作出的决定。违法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犯罪嫌疑人死亡的;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犯罪行为的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公诉人 gōng sù rén代表国家向法院提起公诉的人。
诉理所 sù lǐ suǒ1.官署名。宋元佑元年置。掌重新审理熙宁元年正月以后至元丰八年三月八日大赦以前﹐命官与诸色人等判罪案件。如有冤屈﹐予以申雪。
如诉如泣 rú sù rú qì 像在诉说,又好像在哭泣。形容声音悲切。
诉讼主体 sù sòng zhǔ tǐ/tī/bèn诉讼活动中代表国家行使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的机关和当事人。在我国,刑事诉讼的主体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主体是人民法院和原告、被告。
诉讼客体 sù sòng kè tǐ/tī/bèn诉讼活动所要解决的问题。在刑事诉讼中,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犯罪,犯何种罪,是否需要处刑以及如何处刑。在民事诉讼中,即诉讼标的,指原告请求法院通过审判加以保护的法律关系或权益。在行政诉讼中,指原告请求法院通过审判保护行政法规所确认的合法权益。
诉讼权利 sù sòng quán lì诉讼主体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在诉讼中依法享有的权利。在我国,诉讼权利十分广泛,并且受到法律保护。如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有:起诉,应诉,委托他人代理诉讼,申请回避,提供证据,进行辩论,查阅案卷材料,请求调解,自行和解,原告放弃或变更诉讼请求,被告承认或反驳原告的诉讼请求,提起反诉,提起上诉,申请执行,等等。
诉讼标的 sù sòng biāo de民事诉讼的客体,即原告请求法院通过审判加以保护的法律关系或权益。与诉讼中的标的物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后者指诉讼标的所涉及的实物。如分割财产的民事诉讼,其标的是财产的所有权,而标的物则是所涉及的金钱、房屋等。有些民事诉讼(如离婚)只有标的而没有标的物。

诉的解释


(訴)

叙述,倾吐:告诉。诉苦。诉愿。诉衷情。倾诉。
控告:诉讼。控诉。上诉。申诉。败诉。撤诉。

笔画数:7;
部首:讠;
笔顺编号:4533124


诉字开头的组词

诉字在中间的组词

诉字结尾的组词

诉字二字组词

诉字三字组词

诉的组词(三字词语)有: 自诉人 起诉书 不起诉 公诉人 诉理所 诉衷情 诉讼法 诉讼费

诉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