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的组词

顾绣 gù xiù指沿用明代顾氏绣法制成的刺绣,所绣花鸟人物形象逼真。
黼绣 fǔ xiù1.古代绣有斧形花纹的衣服。
丝绣 sī xiù1.唐李贺《浩歌》:"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唯浇赵州土。"后因以丝绣图像或丝绣姓名表示仰慕爱重之意。
发绣 fà xiù1.以发代线的刺绣。
纂绣 zuǎn xiù1.编织刺绣。
绣丸 xiù wán1.古代食品名。肉丸子。
绣佛 xiù fó/fú/bì/bó1.用彩色丝线绣成的佛像。
绣使 xiù shǐ1.见"绣衣使者"。
绣像 xiù xiàng本指用丝线刺绣而成的佛像或人像。明清以来通俗小说流行,书首或卷首、回首常附雕版印刷的(后也有石印的)线描人物图像,也称“绣像”。
绣囊 xiù náng/nāng1.绣花的袋子。 2.比喻博学而文词丰富者。
绣茶 xiù chá1.宋代用五色龙凤图形装饰的饼茶。
绣葆 xiù bǎo1.见"绣褓"。
绣错 xiù cuò1.色彩错杂如绣。
绣镼 xiù jié1.亦作"绣{?}"。亦作"绣?"。 2.古代妇女所穿的彩色半臂上衣。
绣闼 xiù tà1.装饰华丽的门。
绣阁 xiù gé1.犹绣房。女子的居室装饰华丽如绣,故称。
绨绣 tí/tì xiù1.饰以彩绣的厚缯。
绮绣 qǐ xiù1.彩色丝织品。
斧绣 fǔ xiù1.持斧衣绣衣。古执法使者的仪制。语本《汉书.武帝纪》:"遣直指使暴胜之等﹐衣绣衣﹐持斧﹐分部逐捕。"
豸绣 zhì xiù1.古时监察﹑执法官所穿的绣有獬豸图案的官服。 2.借指监察﹑执法官。
采绣 cǎi xiù1.指彩色绣品。喻华美。
金绣 jīn xiù1.金丝刺绣。
滚绣球 gǔn xiù qiú1.曲牌名。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明汤显祖《紫钗记.河西款檄》等均有此曲。
平原绣 píng yuán xiù1.唐李贺《浩歌》:"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惟浇赵州土。"此谓对平原君表示怀念。后因以"平原绣"为典,指对人的敬仰。
锦绣谷 jǐn xiù gǔ/gǔ/yù1.庐山山谷名。 2.喻花木繁盛之处。
胸罗锦绣 xiōng luó jǐn xiù比喻人富有文才或谋略。
绣衣执法 xiù yī/yì zhí fǎ1.即绣衣直指。
绣衣直指 xiù yī/yì zhí zhǐ1.官名。汉武帝天汉年间,民间起事者众,地方官员督捕不力,因派直指使者衣绣衣,持斧仗节,兴兵镇压,刺史郡守以下督捕不力者亦皆伏诛。后因称此等特派官员为"绣衣直指"。绣衣,表示地位尊贵;直指,谓处事无私。后亦称"绣衣使者"。绣衣直指本由侍御史充任,故亦称"绣衣御史"。王莽时改称"绣衣执法"。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又《武帝纪》﹑《元后传》﹑《后汉书.伏湛传》。
锦天绣地 jǐn tiān xiù dì形容房屋或其他环境布置得十分美观华丽。
雕梁绣柱 diāo liáng xiù zhù雕:用彩画装饰。用彩画装饰的大梁和用锦绣包裹的柱子。形容建筑物的奢华。

绣的解释


(綉)
xiù
用丝线等在绸和布上缀成花纹或文字:绣字。绣花。刺绣。
绣成的物品:粤绣。苏绣。湘绣。锦绣山河。锦心绣口(形容文思、词藻都优美、华丽)。

笔画数:10;
部首:纟;
笔顺编号:5513123453


绣字开头的组词

绣字在中间的组词

绣字结尾的组词

绣字二字组词

绣字三字组词

绣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