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的组词

安培 ān péi电流强度的单位,导体横截面每秒通过的电量是1库仑时,电流强度就是1安培。这个单位名称是为纪念法国物理学家安培(AndréAmpère)而定的。简称安。
安处 ān chù1.安定闲适地生活。 2.安妥,妥贴。 3.安置;安排。 4.谓停息。 5.安然接受。
安宁 ān níng①秩序正常,没有骚扰:地方~ㄧ边境~。②(心情)安定;宁静:嘈杂的声音,使人不得~。
安胡 ān hú1.菰米。
安营 ān yíng(队伍)架起帐篷住下。
安谧 ān mì安宁;安静:~的山村 ㄧ月色是那么美丽而~。
安足 ān zú1.立足,存身。
安迹 ān jì1.安足,立足。
安陵 ān líng1.战国时国名。本属魏,秦灭魏后,欲以五百里地易安陵。见《战国策.魏策四》。
不安 bù ān1.不安定;不安宁。 2.不当,不稳妥。 3.不适,指有病。 4.客套话。表示歉意和感激。
午安 wǔ ān1. 午后相见或分别时的礼貌用语。
安乂 ān yì1.太平,安定。
安制 ān zhì1.谓遵守国家法度。
安咐 ān fù1.吩咐。
安怡 ān yí1.安适愉快。
安所 ān suǒ1.安居,安定地生活。 2.何处。
安易 ān yì1.安逸怠惰。 2.平静安稳;安静和平。
寖安 jìn/qǐn ān1.日渐安宁。
请安 qǐng ān1.请客人安坐。 2.自请安息。 3.清代的问安礼节之一。男子打千﹐即右膝半跪﹐较隆重时双膝跪下﹔女子双手扶左膝﹐右腿微屈﹐往下蹲身口称"请某人安"。 4.问安。
筹安会 chóu ān huì/kuài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御用团体。1915年8月由杨度出面,联络严复、孙毓筠、刘师培、李燮和、胡瑛等组成。宣称其目的为“筹一国之治安”,宣扬君主立宪,为袁世凯称帝进行鼓吹。遭到全国人民的谴责。后改为宪政协进会。
回延安 huí yán ān诗歌。贺敬之作。1956年发表。抒写诗人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时的喜悦之情,赞颂了延安在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贡献和建国后的巨大变化。采用陕北信天游形式,语言质朴,感情热烈。
安贫乐贱 ān pín lè jiàn安于贫贱,并以此为乐。
相安无事 xiāng ān wú shì相:互相;安:安稳。指彼此相处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还过得去。
安于盘石 ān yú pán shí象盘石一样安然不动。形容安定稳固。
安良除暴 ān liáng chú bào安抚善良的人,铲除强暴的人。
少安勿躁 shǎo ān wù zào少:稍微,暂时;安:徐缓,不急;勿:不要;躁:急躁。暂且安心等一会儿,不要急躁。
心神不安 xīn shén bù ān安:安定。心里烦躁,精神不安。
西安事变 xī ān shì biàn亦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蒋介石坚持不抵抗政策,继续进行内战。被蒋调到陕甘一带进攻红军的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军和以杨虎城为首的十七路军认识到“剿共”没有出路,与红军实现了停战,并要求蒋联共抗日。同年12月4日,蒋到西安督战。张、杨在向蒋屡次进谏无效后决定“兵谏”,于12日发动了西安事变,在临潼华清池扣留蒋介石,并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国民政府、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等八项主张。16日,中国共产党应张、杨电请,派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到西
迩安远怀 ěr ān yuǎn huái迩:近处;怀:怀柔,安抚。使近处的百姓得到安定,使远处的百姓得到安抚。指全国各地人民都能安居乐业。
长安少年 cháng ān shào nián旧指都城里豪奢轻狂的贵家子弟。

安的解释


ān
平静,稳定:安定。安心。安宁。安稳。安闲。安身立命。安邦定国。
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安民。安慰。安抚。
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安。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没有危险,不受威协:平安。转危为安。
装设:安置。安家立业。
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他安的什么心?
疑问词,哪里:安能如此?
姓。


笔画数:6;
部首:宀;
笔顺编号:445531


安字开头的组词

安字在中间的组词

安字结尾的组词

安字二字组词

安字三字组词

安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