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的组词

余胥 yú xū1.墙壁。
储胥 chǔ xū1.栅栏;藩篱。 2.储备待用之物。引申指开支﹑费用。 3.仆人﹑婢女。 4.汉宫馆名。 5.泛指帝王宫殿。 6.用以代称朝廷。
刑胥 xíng xū1.刑部的下属小吏。
包胥 bāo xū1.即申包胥﹐春秋时楚国大夫。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吴国用伍子胥计攻破楚国﹐他到秦国求救﹐在秦庭痛哭七日夜﹐终于使秦国发兵救楚。
化胥 huà/huā xū1.即华胥。寓言中的理想国。借指安乐的梦境。
县胥 xiàn/xuán xū1.县吏。
史胥 shǐ xū1.掌管文书的小吏。
吏胥 lì xū〈书〉胥吏。
灵胥 líng xū1.指春秋吴伍子胥。相传伍子胥死后为涛神﹐故称。 2.借指波浪﹐浪涛。
奸胥 jiān xū1.旧指官府中巧于舞弊的小吏﹑衙役。
子胥 zǐ xū1.春秋楚大夫伍员的字。楚平王杀其父奢兄尚,其经宋郑入吴,助阖庐夺取王位,整军经武。不久,攻破楚国,掘楚平王之墓,鞭尸三百。吴王夫差时,因力谏停止攻齐,拒绝越国求和,而渐被疏远。后夫差赐剑命自杀,并以鸱夷革盛其尸浮于江上。
胥人 xū rén1.古代乐官。 2.犹胥吏。
胥仆 xū pū/pú1.差役仆从。
胥士 xū shì1.唐代设置公廨本钱﹐以公款作本钱贸易或放债取息﹐充作官署公费和官吏俸禄或津贴。为官府经管公廨本钱向官府纳课的民户﹐称为"胥士"。
胥山 xū shān1.山名﹐相传因伍子胥而得名。有三:(1)在江苏省吴县西南。《史记.伍子胥列传》:"﹝伍子胥﹞乃自刭死。吴王闻之大怒﹐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中。吴人怜之﹐为立祠于江上﹐因命曰胥山。"一说吴阖闾时已有胥山之名。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阖庐之时大霸﹐筑吴越城﹐城中有小城二﹐徙治胥山。"(2)浙江省杭州市城内吴山。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浙江二.杭州府》:"吴山﹐《图经》云:'春秋时为吴南界故名。或曰以子胥名﹐讹伍为吴也。'亦名胥山。"(3)浙江省嘉兴市张山。清顾祖禹《读史
胥庭 xū tíng1.太古帝王赫胥氏和大庭氏的并称。
胥役 xū yì1.同来服役。
胥戴 xū dài1.拥戴。
胥疏 xū shū1.谓与人相远﹐流转各地。 2.常有闲散﹑流浪等义。
胥耆 xū qí/shì1.老吏。
胥附 xū fù1.使疏远者相亲附。亦指亲附﹑亲附的人或泛指附庸。
胥隶 xū lì/dài1.封建官府中的小吏和差役。
胥魂 xū hún1.传说伍子胥为夫差所杀﹐尸投浙江﹐成为英魂。后用为典。
蟹胥 xiè xū1.亦作"蠏胥"。亦作"蟹蝑"。 2.蟹酱。
钞胥 chāo xū1.专事誊写的胥吏﹑书手。 2.讥笑抄袭陈言﹐不能自出新意的人。
华胥梦 huá/huà/huā xū mèng1.泛言入梦。
狼居胥 láng jú xū1.山名。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霍去病出代郡塞击败匈奴,封狼居胥山。约为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肯特山。《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后代诗文叙与异族战争常引用之,多非实指。
姑胥台 gū xū tái/tāi1.见"姑苏台"。
包胥之哭 bāo xū zhī kū包胥:春秋时楚国大臣申包胥。比喻到别国哀求援兵。
山珍海胥 shān zhēn hǎi xū山珍:山野出产的珍贵食品。山野和海中出产的各种珍异食品。泛指丰盛的菜肴。

胥的解释



古代的小官:胥吏。钞胥。
全,都:万事胥备。民胥然矣。
蟹酱:蟹胥。
姓。

笔画数:9;
部首:月;
笔顺编号:521342511


胥字开头的组词

胥字在中间的组词

胥字结尾的组词

胥字二字组词

胥字三字组词

胥的组词(三字词语)有: 赫胥氏 不胥时 伍胥涛 伍胥潮 华胥梦 狼居胥 姑胥台 钞书胥

胥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