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的组词

苗族 miáo zú分布于贵州、湖南、云南等地的少数民族。约738.4万人(1990年)。讲苗语,有文字。通用汉语文。信仰多神,崇拜自然,少部分信基督教。善于刺绣、蜡染。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船节、花山节、芦苼节等。主要从事农林业。
六族 liù/lù zú1.指西周初﹐周王分给鲁国的殷民六族。 2.指春秋时晋国之六卿。 3.指六亲。
十族 shí zú1.明燕王朱棣夺取建文帝政权后,命方孝孺起草即位诏书。方坚不从命,被灭十族。十族,九族之外,并及朋友门生。
族人 zú rén1.同宗族的人;同家族的人。
族侄 zú zhí1.同高祖从兄弟之子。唐高适有《宋中送族侄式颜》诗。唐韩愈有《赠徐州族侄》诗。
族党 zú dǎng1.亦作"族?"。 2.聚居的同族亲属。
族女 zú nǚ/rǔ1.同族兄弟之女。
族杀 zú shā1.即族灭。
族食 zú shí1.谓与族人宴饮。
旧族 jiù zú1.指旧时曾有一定社会政治地位的家族。
毛族 máo zú1.指兽类。
氮族 dàn zú1. 构成周期表第V族主族的有关元素氮、磷、砷、锑、铋。
白族 bái zú分布于云南等地的少数民族。约159.8万人(1990年)。用白语。曾用汉字标记白语,现通用汉文。信佛教,崇拜“本主”。木雕、石刻工艺精湛。有“吹吹腔”和“大本曲”等传统艺术。传统节日有火把节、三月街等。主要从事农业,善养鱼畜。
纠族 jiū zú1.亦作"糺族"。 2.纠集全族。
羣族 qún zú1.指生存在一起的同类。 2.聚居。
天族 tiān zú1.皇族。
宦族 huàn zú1.谓官宦之家。常指世代为官入仕者。
小族 xiǎo zú1.寒微之族。
胄族 zhòu zú1.著名的世族。
血族 xuè/xiě zú1.有血统关系的亲族。
覆族 fù zú1.灭族。
陋族 lòu zú1.门望低微的家族。
零族 líng zú1. 过去认为化合价为零的一族元素,包括氦、氖、氩、氪、氙、氡等。
非族 fēi zú1.非同族之人。
土族语 tǔ zú yǔ/yù1.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十三世纪记录蒙古语的文献中出现的首辅音h(现代蒙古语已经失落),在土族语中主要是f〔f〕或h〔x〕。由于词的第一音节元音失落而形成了词首复辅音。汉语借词和藏语借词较多。
门巴族 mén bā zú分布于西藏的少数民族。约7490人(1990年)。用门巴语。无文字,通用藏语文。多信藏传佛教。擅长编制竹器和制作木碗。用藏历。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牧猎业。
银丝族 yín sī zú1. 对老年人群体的一种含有敬意的说法。
黑鼠族 hēi shǔ zú1.契丹的一个种族。
民族形式 mín zú xíng shì1.适合于反映本民族的社会生活﹐符合本民族人民的欣赏习惯﹐具有本民族文化心理﹑品格﹑气质特点的艺术表现形式。
四大家族 sì dà jiā zú即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果夫陈立夫四大家族。国民党官僚资产阶级的代表。1927年国民党政府成立后,四大家族即开始与美英等帝国主义和本国地主阶级相勾结,利用反动政权,掠夺人民财富,垄断全国经济命脉,形成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成为蒋介石政权的经济基础。其中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和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通称“四行两局”)是四大家族官僚资本金融垄断的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没收了四大家族的官僚资本,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组成部分。

族的解释



亲属,泛指同姓之亲:族规。族长。家族。
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种族。
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民族。
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宗族。氏族。部族。
事物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芳香族。
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亲、妻家的人都杀死:族灭。
聚合,集中:云气不待族而雨。

笔画数:11;
部首:方;
笔顺编号:41533131134


族字开头的组词

族字在中间的组词

族字结尾的组词

族字二字组词

族字三字组词

族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