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组词

应龙 yīng/yìng lóng1.古代传说中一种有翼的龙。相传禹治洪水时,有应龙以尾画地成江河,使水入海。 2.古代传说中善兴云作雨的神。
龙位 lóng wèi1.皇位;皇帝的坐位。
龙图 lóng tú1.即河图。 2.借指神授的君权。 3.天子的雄图。 4.指皇帝的玺印。 5.借指君权。 6.画的龙。 7.宋代龙图阁学士的省称。 8.特指宋包拯。因曾为龙图阁直学士﹐故名。
龙媒 lóng méi1.《汉书.礼乐志》:"天马徕龙之媒。"颜师古注引应劭曰:"言天马者乃神龙之类,今天马已来,此龙必至之效也。"后因称骏马为"龙媒"。 2.喻俊才。 3.指土龙。迷信者用土制成龙状,以为可招诱真龙来降雨。 4.唐御马厩六闲之一。
亢龙 kàng lóng1.比喻骄横无德之君。 2.泛指刚愎躁进之人。
分龙 fēn/fèn lóng1.见"分龙雨"。
龙书 lóng shū1.古代书体。相传伏羲氏时,有龙负图出河。因以龙纪事,创立文字,称龙书。 2.指道教符箓。 3.古时西域书体之一。
龙卷 lóng juàn/juǎn1.古代帝王朝服。上绣龙纹。
龙宾 lóng bīn1.守墨之神。唐冯贽《云仙杂记.陶家瓶馀事》﹕"玄宗御案墨曰龙香剂。一日﹐见墨上有小道士如蝇而行。上叱之。即呼'万岁'﹐曰﹕'臣即墨之精--黑松使者也。凡世人有文者﹐其墨上皆有龙宾十二。'上神之﹐乃以分赐掌文官。"后因用指名墨。
龙忌 lóng jì1.禁火日。 2.鬼神忌日。
龙拜 lóng bài1.荣升。龙,通"宠"。
龙攒 lóng zǎn/cuán1.天之之柩。
龙旟 lóng yú1.龙旗。借指皇帝。
龙禁 lóng jīn/jìn1.指皇帝所居之禁中。 2.旧时忌日名。
龙虬 lóng qiú1.指龙。 2.拳曲貌。
龙辔 lóng pèi1.神仙乘坐的龙驾的车。
龙牙草 lóng yá cǎo1.见"龙芽草"。
九龙壁 jiǔ lóng bì筑于宫殿、府第、坛庙、寺院等建筑物前的照壁。一般由须弥座、壁身、斗拱和琉璃瓦顶四部分组成。壁身用彩色琉璃砖拼砌九龙浮雕。今山西大同的一座九龙壁建于明洪武年间,为最古老。北京故宫、北海的两座九龙壁建于清代,为最有名。
分龙日 fēn/fèn lóng rì1.见"分龙雨"。
合龙门 hé/gě lóng mén1.见"合龙"。
小团龙 xiǎo tuán lóng1.见"小龙团"。
青龙幡 qīng lóng fān1.绘有龙形的青色旗幡。代表东方。
龙华寺 lóng huá/huà/huā sì1.寺名。在今上海市龙华镇。唐嗣圣四年(公元704年)兴建,后历经兴废,现寺为清光绪元年(1875年)重建。寺前有龙华塔。
龙香砚 lóng xiāng yàn1.端砚名。产今广东高要。
龙争虎斗 lóng zhēng hǔ dòu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
云起龙襄 yún qǐ lóng xiāng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五爪金龙 wǔ zhǎo/zhuǎ jīn lóng1.相传五代后汉刘知远年轻落难时,曾躲在马鸣王庙供桌下,伸手偷吃福鸡。适逢李员外前来烧香,只见满殿红光,神帐里现出五爪金龙,将福鸡抓了去。见明人改本《白兔记.祭赛》。 2.别称"牵牛花"﹑"假薯藤"。多年生缠绕藤本。花淡紫色,秋季开放。原产北非,我国南方常栽培庭园中。叶﹑果可供药用。
人中之龙 rén zhōng zhī lóng人中豪杰。比喻出类拔萃的人。
野战群龙 yě zhàn qún lóng群龙在郭野大战。比喻群雄争天下。
黑古龙冬 hēi gǔ lóng dōng1.同"黑古隆咚"。

龙的解释


(龍)
lóng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龙。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龙颜。龙体。龙袍。
姓。

笔画数:5;
部首:龙;
笔顺编号:13534


龙字开头的组词

龙字在中间的组词

龙字结尾的组词

龙字二字组词

龙字三字组词

龙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