檄的组词
捧檄 | pěng xí1.东汉人毛义有孝名。张奉去拜访他,刚好府檄至,要毛义去任守令,毛义拿到檄,表现出高兴的样子,张奉因此看不起他。后来毛义母死,毛义终于不再出去做官,张奉才知道他不过是为亲屈,感叹自己知他不深。见《后汉书.刘平等传序》。后以"捧檄"为为母出仕的典故。 |
驰檄 | chí xí1.迅速传送檄文。 |
书檄 | shū xí1.书简与檄文。泛指文书。 |
檄笔 | xí bǐ1.犹檄手。 |
檄羽 | xí yǔ1.羽檄。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 |
暗檄 | àn xí1.秘密文书。 |
木檄 | mù xí1.古代官方用的木简文书。 2.干直无枝的树材。 |
版檄 | bǎn xí1.任命官员的文书。 |
移檄 | yí xí1.古代官方文书移和檄的并称。多用于征召﹑晓谕和声讨。 2.发布文告晓示。 |
章檄 | zhāng xí1.奏章檄文等公文。 |
符檄 | fú xí1.官符移檄等文书的统称。 |
策檄 | cè xí1.策文檄文的统称。 |
唱檄 | chàng xí1.谓倡发檄文申讨。 |
宪檄 | xiàn xí1.旧时称上官所发檄文的敬词。 |
巡檄 | xún xí1.巡行晓喻。 |
投檄 | tóu xí1.投弃征召的文书。借指弃官。 |
文檄 | wén xí1.即檄文。古代用于征召或声讨等的文书。 |
蜡檄 | là/zhà xí1.封在蜡丸中的檄文。 |
讨檄 | tǎo xí1.声讨罪行的檄文。 |
诏檄 | zhào xí1.诏书和檄文。 |
谕檄 | yù xí1.说明情况安定民心的公文。 |
走檄 | zǒu xí1.紧急发送文书。 2.紧急文书。 |
鱼檄 | yú xí1.指鱼形檄牌。 |
毛子檄 | máo zǐ xí1.《后汉书.刘平王望等传序》:"庐江毛义少节﹐家贫﹐以孝行称。南阳人张奉慕其名﹐往候之。坐定而府檄适至﹐以义守令﹐义奉檄而入﹐喜动颜色。奉者﹐志尚士也﹐心贱之﹐自恨来﹐固辞而去。及义母死﹐去官行服……后举贤良﹐公车征﹐遂不至。张奉叹曰:'贤者固不可测。往日之喜﹐乃为亲屈也。斯盖所谓"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仕"者也。'"后因以"毛子檄"为孝子不贪利禄﹐只为养亲而出仕之典实。 |
相如檄 | xiāng/xiàng rú xí1.指汉司马相如的《喻巴蜀檄》。按《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为郎数岁,会唐蒙使略通夜郎西僰中,发巴蜀吏卒千人,郡又多为发转漕万余人,用兴法诛其渠帅,巴蜀民大惊恐。上闻之,乃使相如责唐蒙,因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后因以"相如檄"指晓谕军民的文告。 |
传檄可定 | chuán xí kě dìng传:传送,传递;檄:讨敌文书;定:平定。比喻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纸文书,就可以降服敌方。指不战而使对方归顺。 |
传檄而定 | chuán xí ér dìng檄:讨敌文书;定:平定。比喻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纸文书,就可以降服敌方,安定局势。 |
檄医头疾 | xí yī tóu/tou jí1.《三国志.魏志.陈琳传》"军国书檄,多琳瑀所作也"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三国典略》:"琳作诸书及檄,草成呈太祖。太祖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读琳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病。'"后以"檄医头疾"概指其事。 |
羽檄交驰 | yǔ xǐ jiāo chí羽檄:插上鸟羽的紧急文书。比喻军情紧急。 |
羽檄飞驰 | yǔ xǐ fēi chí羽檄:插上鸟羽的紧急文书。比喻军情紧急。 |
檄的解释
xí
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此臣之所谓传檄而千里定者也”。檄文。羽檄。檄移(文体名,“檄文”与“移文”的合称。檄文多用于声讨和征伐;移文多用于晓喻或责备)。
笔画数:17;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343251141533134
檄字开头的组词
檄字在中间的组词
檄字结尾的组词
檄的组词(以檄结尾)有:
捧檄
草檄
飞书走檄
驰檄
书檄
传檄
军檄
千里移檄
台檄
暗檄
木檄
毛子檄
版檄
相如檄
移檄
章檄
符檄
笺檄
策檄
羽檄
唱檄
宪檄
巡檄
承檄
投檄
文檄
蜡檄
讨檄
诏檄
谕檄
走檄
还檄
长檄
陈琳檄
露檄
飞檄
鱼檄
。
檄字二字组词
檄的组词(二字词语)有:
捧檄
草檄
驰檄
书檄
传檄
军檄
台檄
檄书
檄定
檄手
檄文
檄牌
檄移
檄笔
檄羽
暗檄
木檄
版檄
移檄
章檄
符檄
笺檄
策檄
羽檄
唱檄
宪檄
巡檄
承檄
投檄
文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