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的组词

麻包 má bāo1.麻袋。
麻木 má mù①身体某部分感觉发麻或丧失感觉:脚在冰冷的水里,不多时便麻木了。②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不灵敏:他变得越来越麻木不仁了。
麻渣 má zhā1.亚麻﹑芝麻等种子榨油后留下的渣滓。比喻废弃下贱之物。
麻绳 má shéng1.麻制的绳。
麻雀 má què脊椎动物,鸟纲,文鸟科。体长约14厘米。喙黑色,圆锥状;足底、足背浅褐色。雌、雄羽色近似。头和颈部栗褐色,背部稍浅,满缀黑色条纹。尾呈小叉状。食谷类、杂草种子、昆虫等。分布很广。在中国几乎遍布平原和丘陵地带。
乌麻 wū má1.即黑芝麻。含油脂谷物,可入药。
亚麻 yà má双子叶植物,亚麻科。一年生草本。茎细长柔嫩,有蜡质。叶披针形或条形。花浅蓝或白色。种子可榨油,用于制油漆、油墨。按用途不同,可分纤维用亚麻、油用亚麻和兼用亚麻三种。纤维用亚麻茎部韧皮纤维坚韧耐磨,可供纺织或制渔具。油用亚麻种子可榨油,供食用。
制麻 zhì má1.皇帝的命令。原用白纸书写,唐高宗上元间,因白纸多蠹,改用黄麻纸书写诏书,故称"制麻"。也称"诏黄"。
种麻 zhǒng/zhòng má1. 苴麻。
缉麻 jī/qī má1.绩麻。
缞麻 cuī/suī/shuāi má1.粗麻布丧服。
告麻 gào má1.宣读麻词。唐宋时诏书用黄﹑白麻纸书写,故称之为麻词。
葛麻 gé/gě má①见“葛①”。②戏曲传统剧目。暴发户马铎嫌未来女婿张大洪贫穷,企图赖婚。长工葛麻设计,使马铎退婚不成,还赔了银两。楚剧整理本影响较大。
野麻 yě má1.多年生草本植物。表皮棕红色,叶子互生,卵圆形,背面有白色茸毛,茎皮可抽纤维。亦指这种植物的茎皮纤维。 2.某些野生麻类的统称。 3.我国新疆一带对"罗布麻"的俗称。
麻制 má zhì1.唐宋委任宰执大臣的诏命。因写在白麻纸上,故称。
麻糖 má táng1.宋时小儿喜食的一种糖果名。
麻绦 má tāo1.用麻线编织成的带子或绳子。
麻苇 má wěi1.麻与芦苇。比喻众多。
麻黂 má fén1.即麻蕡。
麻将牌 má jiāng/jiàng pái娱乐用具。用竹、骨等制成,上面刻有花纹或字样。分万、索、筒三门,每门自一至九,各四张;另加中、发、白、东、南、西、北各四张,共一百三十六张。后增加花牌和百搭。四人同玩,每人十三张,以先合成四组另一对牌者为胜。旧时多用来赌博。
麻沸散 má fèi sàn/sǎn1.三国魏华佗施行外科手术时所创用的麻醉药。
玉堂麻 yù táng má1.翰林院代拟的诏令。麻,指皇帝颁诏用的麻纸。
白麻书 bái má shū1.用白麻纸书写的诏书。
缌麻服 sī má fú/fù1.指为期三月的丧服。
老麻汗 lǎo má hàn/hán1.方言。大汗。
蓖麻蚕 bì má cán绢丝昆虫。原产印度。一生中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幼虫老熟后能吐丝作茧。喜吃蓖麻叶子,饲养简便,生长迅速,中国南方可终年饲养。蚕丝耐酸、耐碱、吸湿性好、富有弹性,是优良的绢纺原料。
愁绪如麻 chóu xù rú má忧愁的思虑像麻一样烦乱。形容烦愁之极。
杀人如麻 shā rén rú má如麻:象乱麻一样数不清。杀死的人多得象乱麻。形容杀的人多得数不清。
披麻戴孝 pī má dài xiào指长辈去世,子孙身披麻布服,头上戴白,表示哀悼。
麻痹不仁 má bì bù rén指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没有感觉。

麻的解释



草本植物,种类很多,有“大麻”、“苎麻”、“苘麻”、“亚麻”等。茎皮纤维通常亦称“麻”,可制绳索、织布:麻布。麻衣。麻袋。麻绳。麻纺。
指“芝麻”:麻酱。麻油。
像腿、臂被压后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脚麻了。
感觉不灵,或丧失感觉,引申为思想不敏锐:麻痹。麻醉。麻木不仁。
面部痘瘢,引申指物体表面粗糙:麻子。
带细碎斑点的:麻雀。麻蝇。
喻纷乱:麻乱。麻沸。
姓。

笔画数:11;
部首:麻;
笔顺编号:41312341234


麻字开头的组词

麻字在中间的组词

麻字结尾的组词

麻字二字组词

麻字三字组词

麻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