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的组词

备考 bèi kǎo(书册、文件、表格)供参考的附录或附注。
考取 kǎo qǔ投考被录取:他~了师范大学。
考格 kǎo gé1.核定应试人的等第。 2.谓考核官吏的治绩﹐以定升转。
考究 kǎo jiū①查考;研究:这问题很值得~。②讲究 ①:衣服只要穿着暖和就行,不必多去~。③精美:这本书的装潢很~。
考论 kǎo lùn/lún1.考查论证。
考语 kǎo yǔ/yù旧时指对公职人员的工作或其他方面的表现所做的评语。
考选 kǎo xuǎn1.通过考查或考试选用人员。
补考 bǔ kǎo1.因故未参加考试或考试不及格的人,另行考试。 2.补充考证。余嘉锡有《书册制度补考》。
通考 tōng/tòng kǎo1.典志体史书的一种。以记载古今典章制度源流为主。如元马端临《文献通考》﹑清徐干学《读礼通考》﹑清秦蕙田《五礼通考》之类。唯《文献通考》常简称《通考》。 2.谓全面考证。
高考 gāo kǎo高等学校招收新生的考试:参加~。
传考 chuán/zhuàn kǎo1.逮捕审问。
助考 zhù/chú kǎo1.指导和帮助学生通过考试。
勾考 gōu/gòu kǎo1.检查考核。
同考 tóng/tòng kǎo1.指同考官。明清乡试﹑会试中协同主考﹑总裁阅卷的官员。因分房阅卷,故又称房官。清制,乡试自乾隆后从本省科甲出身的州县官中选任,会试由各部选送科甲出身﹑资望素著者,由皇帝简派,干嘉以后,例用翰林院编修﹑检讨及进士出身之实缺京曹官。
宁考 níng/nìng kǎo1.谓亡父。
征考 zhēng kǎo1.考求征信。
待考 dài/dāi kǎo1.留待查考。
报考 bào kǎo报名投考:~师范学院ㄧ有一千多名学生前来~。
推考 tuī kǎo1.追究考查。 2.推求考察;推求查考。
考绎 kǎo yì1.考释。
考贡 kǎo gòng1.考试生员以备充任贡生。
考质 kǎo zhì1.咨询质疑。
考较 kǎo jiào1.见"考校"。
考送 kǎo sòng1.通过考试选送。
考降 kǎo jiàng/xiáng1.升降。《仪礼.士丧礼》:"哀子某,来日某卜葬其父某甫,考降无有近悔?"郑玄注:"考,登也;降,下也。言卜日葬魂神上下,得无近于咎悔者乎。"一说,谓父亡故。
胡考 hú kǎo1.犹寿考。年纪大。亦指老年人。
送考 sòng kǎo1.送考生参加考试。 2.送交考问。
铨考 quán kǎo1.考核选拔。
考据学 kǎo jù/jú xué1.运用考据方法﹐对古籍语义和历代名物典章制度进行研究﹑考核﹑辨证﹐以期确凿有据的一种学问。明清之际学者顾炎武等主张"通经致用"﹐推崇汉儒朴实学风﹐反对宋儒空谈义理﹐开创了考据学之先河。清阎若璩﹑胡渭等用考据方法治经﹐皆有所创获。至乾隆﹑嘉庆时惠栋﹑戴震﹑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等考据之学极盛。人尊之为"汉学"﹐以示与"宋学"有别。
三考吏 sān kǎo lì1.具有三考资格的吏员。明代吏员三年一考绩,六年再考,九年考满,再经吏部考试,合格者可以授官。

考的解释


kǎo
试验,测验:考试。考查。
检查,查核:考察。考勤。稽考。考核。
推求,研究:考古。考据。考订。考证。
老,年纪大:寿考。
原指父亲,后多指已死的父亲:先考。如丧考妣。
击,敲:“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笔画数:6;
部首:耂;
笔顺编号:121315


考字开头的组词

考字在中间的组词

考字结尾的组词

考字二字组词

考字三字组词

考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