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的组词

关洛 guān luò1.关中和洛阳一带。泛指北方地区。 2.指宋代理学的两个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关中张载和洛阳二程(程颢﹑程颐)。
凾洛 hán luò1.见"函洛"。
有洛 yǒu luò1.古国名。为商所灭。有﹐词头。 2.指洛水。有﹐词头。
洛书 luò shū1.儒家关于《尚书.洪范》"九畴"创作过程的传说。
洛党 luò dǎng1.宋哲宗元佑年间,反对王安石新法的朝臣三党之一,以程颐为首,主要成员有朱光庭﹑贾易等。因程颐是洛阳人,故称。
洛女 luò nǚ/rǔ1.指洛水女神。
洛妃 luò fēi/pèi1.传说中的洛水女神宓妃。
洛林 luò lín法国东北部的高原地区。面积2.35万平方千米。铁、煤资源丰富。著名的钢铁工业中心。机械、化学、炼油等工业也很重要。
洛泽 luò zé/shì1.冰冻貌。
洛洛 luò luò1.水或其他液体流下貌。
洛涘 luò sì1.洛水边。
洛英 luò yīng1.洛阳耆英。
洛阳 luò yáng1.牡丹的别称。因唐宋时洛阳盛产牡丹,故称。
宛洛 wǎn/yuān luò1.二古邑的并称。即今之南阳和洛阳。常借指名都。
陕洛 shǎn luò1.陕县和洛阳的并称。
青洛 qīng luò1.江西青原山和浙江洛迦山(即普陀)的并称。青原山为唐禅宗六祖慧能弟子行思禅师修行之处。洛迦山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泛指佛教圣地。
厄洛斯 è luò sī希腊神话中的爱神,即罗马神话中的丘比特。
洛宾笙 luò bīn shēng1.见"洛滨笙"。
洛阳市 luò yáng shì在河南省西部,陇海、焦枝两铁路在此交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东周、东汉、三国魏、西晋、北魏、隋(炀帝)、唐(武后)、后梁、后唐等均建都于此,有“九朝古都”之称。1948年设市。人口132.3万(1995年)。为河南西部重要城市,有洛阳拖拉机厂和矿山机械厂。特产洛阳牡丹。名胜古迹有汉、魏洛阳故城和隋、唐洛阳城遗址: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等。
洛阳桥 luò yáng qiáo1.指洛阳市天津桥。 2.指泉州之万安桥。在福建省泉州市东北洛阳江上,故亦称"洛阳桥"。是古代著名的梁架式大石桥。北宋蔡襄守泉州时建成,并题名为万安渡桥。因造桥工程艰巨,故有海神协助修桥的神话。初成时长三百六十丈,广一丈五尺,后屡有扩建。
洛阳生 luò yáng shēng1.指汉贾谊。
洛阳铲 luò yáng chǎn1.一名探铲。用以探查地下古物。根据铲头所带的泥土,可以推断地下堆积的情况。该铲为旧时洛阳盗墓者所造,故名。现为考古工作者常用的一种工具。
热洛何 rè luò hé/hē/hè1.见"热洛河"。
热洛河 rè luò hé1.食物名。以鹿血和鹿肠合制而成。
怨洛神 yuàn luò shén1.传说晋人刘伯玉妻子段氏生性善妒,只因刘对她称赞过曹植《洛神赋》中的洛神,她便心怀嫉妒,投水而死。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记上》。后以"怨洛神"为妒妇的典故。
洛伦兹力 luò lún zī/cí lì电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中学物理中是指磁场部分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其大小与电荷电量q、磁感应强度b、电荷运动速度v及b、v两者间夹角θ的正弦成正比,即f=qvbsinθ;方向始终垂直于v、b决定的平面。它只能改变电荷运动方向而不能改变其速率,所以洛伦兹力不对电荷做功。
洛阳才子 luò yáng cái zǐ本指西汉贾谊。泛指有文学才华的人。
纸贵洛阳 zhǐ guì luò yáng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提洛同盟 tí/dī/dǐ luò tóng/tòng méng古希腊以雅典为首的部分城邦结成的同盟。于公元前478年建立。希波战争中,在击败波斯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但后来逐渐变成雅典称霸希腊的工具,引起同盟内部分裂。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失败,同盟被斯巴达解散。
斯洛伐克 sī luò fá kè中欧内陆国。面积4.9万平方千米。人口535.84万(1995年)。首都布拉迪斯拉发。大部分为山地。多瑙河流经南部边境。温带大陆性气候。工业中重工业比重大。农业在经济中占较重要地位。

洛的解释


luò
〔洛河〕水名,在中国陕西省。
〔洛水〕水名,源于中国陕西省洛南县,东流经河南省入黄河。古作“
雒”。

笔画数:9;
部首:氵;
笔顺编号:441354251


洛字开头的组词

洛字在中间的组词

洛字结尾的组词

洛字二字组词

洛字三字组词

洛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