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的组词
金橘 | jīn jú1.又名金柑。橘之一种。常绿灌木﹐叶披针形或长圆形﹐秋冬实熟﹐色黄味酸而皮甘香。 |
乳橘 | rǔ jú1.橘的一种。 |
橘井 | jú jǐng1.相传苏仙公修仙得道仙去之前对母亲说:"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檐边橘树,可以代养。井水一升,橘叶一枚,可疗一人。"来年果有疾疫,远近悉求其母治疗。皆以得井水及橘叶而治愈。见晋葛洪《神仙传·苏仙公》。后因以"橘井"为良药之典。 |
橘叶 | jú yè/xié1.橘树的叶子。可入药,治疗胸膈逆气,消肿散毒。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二.橘》。 |
橘奴 | jú nú1.《三国志.吴志.孙休传》"丹阳太守李衡"裴松之注引《襄阳记》:"衡每欲治家,妻辄不听,后密遣客十人于武陵龙阳汜洲上作宅,种甘橘千株。临死,敕儿曰:'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后遂以"橘奴"为橘树或橘子的别称。 |
橘官 | jú guān1.汉代所置官名,主贡御橘。 |
橘山 | jú shān1.终南山的别称。 |
橘树 | jú shù1. 树名。果实为橘子。如:洞庭之阴,有大橘树焉。——唐·李朝威《柳毅传》。 |
橘浦 | jú pǔ1.橘洲。 2.传说中柳毅为龙女传书的地方。后因以指男女定情之地。 |
橘皮 | jú pí1.橘子的皮。可入药。 |
橘童 | jú tóng1.指僮仆。 |
橘红 | jú hóng/gōng①中医指柑橘类干燥的外果皮,可入药。②像红色橘子皮那样的颜色。 |
橘络 | jú luò/lào橘皮和橘瓣中间的网络形的纤维。中医入药。 |
橘露 | jú lù/lòu1.橘子汁。 |
橘颗 | jú kē1.橘树的果实。 |
橘饼 | jú bǐng1.以橘子加蜜糖制成的饼。 |
橘黄 | jú huáng比黄色略深像橘子皮的颜色。 |
沙橘 | shā/shà jú1.橘树的一种。其果实小而甜。也指这种橘树的果实。 |
漳橘 | zhāng jú1.乳橘的别名。 |
甘橘 | gān jú1.即柑橘。指柑﹑橘﹑柚﹑橙等。 |
福橘 | fú jú1.福建产的橘子。 |
緑橘 | lǜ/lù jú1.橘的一种。皮色青绿,比一般柑橘小,早熟。 |
塌橘 | tā jú1.橘名。 |
怀橘 | huái jú1.《三国志.吴志.陆绩传》:"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橘,绩怀三枚,去,拜辞堕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跪答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后以"怀橘"为思亲﹑孝亲的典故。 |
千头橘 | qiān tóu/tou jú1.千棵柑橘树。 |
橘中戏 | jú zhōng xì/hū1.传说古时有一巴邛人家橘园,霜后两橘大如三斗盎。剖开,有二老叟相对象戏,谈笑自若。一叟曰:"橘中之乐不减商山。"事见唐牛僧孺《玄怪录·巴邛人》。后遂称象棋游戏为"橘中戏"。 |
橘霉素 | jú méi sù1.抗菌素的一种。金黄色结晶体,不溶于水,溶于酒精和氯仿,呈酸性。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 |
陆绩橘 | lù/liù jì jú1.谓孝敬父母的礼物。 |
千头橘奴 | qiān tóu jú nú奴:拟人化的说法。指可以维持生计的家产。 |
南橘北枳 | nán jú běi zhǐ枳:落叶灌木,果实味苦酸,球形。古人认为南方之橘移植到淮河之北就会变成枳。后用来比喻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异。 |
橘的解释
jú
常绿乔木,果实称“橘子”,多汁,味酸甜可食。种子、树叶、果皮均可入药:橘红。橘络。橘黄色。橘化为枳(喻人必然受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笔画数:16;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34545232534251
橘字开头的组词
橘的组词(以橘开头)有:
橘中乐 橘中叟 橘中戏 橘丸 橘井 橘化为枳 橘叶 橘奴 橘子 橘子油 橘子洲 橘官 橘实 橘山 橘心 橘性 橘林 橘柑 橘树 橘核 橘洲 橘浦 橘皮 橘监 橘童 橘籍 橘红 橘络 橘酒 橘霉素 橘露 橘颂 橘颗 橘饼 橘黄。
橘字在中间的组词
橘字结尾的组词
橘的组词(以橘结尾)有:
越橘
金橘
乳橘
冻橘
包橘
千头橘
卢橘
变橘
朱橘
枨橘
枸橘
柑橘
榻橘
沙橘
油橘
漳橘
甘橘
福橘
緑橘
塌橘
夏橘
山橘
怀橘
蜜橘
逾淮之橘
邓橘
陆氏橘
陆绩怀橘
陆绩橘
霜橘
香橘
黄橘
。
橘字二字组词
橘的组词(二字词语)有:
越橘
金橘
乳橘
冻橘
包橘
卢橘
变橘
朱橘
枨橘
枸橘
柑橘
榻橘
橘丸
橘井
橘叶
橘奴
橘子
橘官
橘实
橘山
橘心
橘性
橘林
橘柑
橘树
橘核
橘洲
橘浦
橘皮
橘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