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的解释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解释
yù bàng xiāng zhēng拼音
清·湘灵子《轩亭冤·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悯,问谁敢野蛮法律骂强秦?笑他鹬蚌相争演出风云阵。”出处
鷸蜯相爭繁体
ybxz简拼
ㄧㄩˋ ㄅㄤˋ ㄒㄧㄤ ㄓㄥ注音
常用成语程度
四字成语字数
中性成语色彩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用法
主谓式成语结构
古代成语年代
鹬蚌相危近义
清·湘灵子《轩亭冤·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悯,问谁敢野蛮法律骂强秦?笑他鹬蚌相争演出风云阵。”例子
- 比喻两相争执必会造成两败俱伤,而让第三者获利的局面。典出《战国策.燕策二》。【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 比喻双方争持不下,而使第三者获利。参见「鹬蚌相持,渔人得利」条。如:「他俩为了这个标案,尔虞我诈,斗来斗去,最后被别人得标,这就是鹬蚌相争的结果。」
- 比喻双方争执不相让,必会造成两败俱伤,让第三者获得利益。典出《战国策.燕策二》。△「渔人得利」、「鹬蚌相持,渔人得利」
- 《战国策.燕策二》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1>方出曝2>,而鹬3>啄其肉,蚌合而拑4>其喙5>。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6>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注解〕 (1) 蚌:动物名。软体动物门斧足纲。体软有壳,大者长八九寸,能产珠,壳可制器。或称为「二枚贝」、「蛤蚌」、「蛤蜊」。 (2) 出曝:打开壳晒太阳。曝,音,ㄆㄨˋ,晒。 (3) 鹬:音ㄩˋ,鹬目鹬科鸟类的通称。种类繁多。嘴、脚均长,体格大小不一。羽毛多为灰、褐等暗色调。常涉水捕食小鱼、贝类及昆虫等。 (4) 拑:音ㄑ|ㄢˊ,夹住、挟持。 (5) 喙:音ㄏㄨㄟˋ,鸟兽等动物的嘴。 (6) 禽:捕捉。通「擒」。
- 战国时代,七雄并立,互相征战不休。有一次,赵惠王打算攻打燕国,有个叫做苏代的谋士,认为两国互相战争,必然生民涂炭,又担心燕、赵两败俱伤,最后都会被趁机坐大的秦国并吞,就代替燕国游说赵惠王,希望他能够停战。苏代见到赵惠王,并没有直接请他休兵,反而说了一个故事︰「大王啊,我到贵国途经过易水时,看到一只蚌,正把壳打开在河边晒太阳。这时飞来一只鹬鸟,伸出长长的喙去啄蚌的肉。受到惊吓的蚌立刻合拢双壳,把鹬的喙给夹住了。鹬说︰『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被太阳给晒死!』蚌也不甘示弱地说︰『如果你今天嘴拔不出去,明天嘴也拔不出去,很快你也活不了。』双方争执不休,谁也不肯让谁。有一个渔夫经过,就毫不费力地把牠们一起给抓住了。」苏代接著说道︰「大王啊,今日赵国攻打燕国,燕国必然全力抵抗,两方僵持不下,我怕在一旁的秦国就是那个渔夫,会趁机消灭赵、燕两国啊!」赵惠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取消攻打燕国的计划。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鹬蚌相争」,比喻双方争执不相让必会造成两败俱伤,而让第三者获得利益。
《鹬蚌相争》包含的汉字
-
鹬(鷸)yù鸟,羽毛茶褐色,嘴、脚都很长,趾间无蹼,常在水边或田野中捕吃小鱼、小虫和贝类: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笔画数:17;部首:鸟;笔顺编号:54523253425135451
-
蚌bàng生活在淡水里的一种软体动物,介壳长圆形,表面黑褐色,壳内有珍珠层,有的可以产出珍珠:蚌胎(指珍珠)。蚌bèng〔蚌埠(b?)〕地名,在中国安徽省。笔画数:10;部首:虫;笔顺编号:2512141112
-
相xiāng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相。相等。相同。相识。相传(chu俷 )。相符。相继。相间(ji刵 )。相形见绌。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相信。相烦。相问。亲自看(是否中意):相亲。相中(zh恘g )。姓。相xiàng容貌,样子:相貌。照相。凶相。可怜相。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察看,判断:相面。相术(指观察相貌,预言命运好坏的方术)。辅助,亦指辅佐的人,古代特指最高的官:辅相。宰相。首相。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同一物质的某种物理、化学状态:相态。水蒸气、水、冰是三个相。作正弦变化的物理量,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状态可用一个数值来确定,这种数值称“相位”。亦称“相角”。姓。笔画数:9;部首:目;笔顺编号:123425111
-
争zhēng力求获得,互不相让:争夺。竞争。争长论短。力求实现:争取。争气。争胜。方言,差,欠:总数还争多少?怎么,如何(多见于诗、词、曲):争不。争知。争奈。让笔画数:6;部首:刀;笔顺编号:355112
网友查询:
- hè chǔ jī qún 鹤处鸡群
- lǔ yáng huī gē 鲁阳麾戈
- gù shuō tā shì 顾说他事
- miàn yǒu kuì sè 面有愧色
- jìng zhōng sī dòng 静中思动
- líng gǔ cāng sāng 陵谷沧桑
- lòu shì kōng táng 陋室空堂
- mèn hǎi chóu shān 闷海愁山
- chǎn cǎo chú gēn 铲草除根
- jīn wú zú chì 金无足赤
- zào cì diān pèi 造次颠沛
- pī fà yáng kuáng 被发洋狂
- cuì xiāo hóng jiǎn 翠消红减
- qǐ sǎng mó bài 稽颡膜拜
- shén jī miào yòng 神机妙用
- shè jì shēng mín 社稷生民
- shuǐ rǔ jiāo róng 水乳交融
- chūn tíng xuān shì 椿庭萱室
- dù jiàn fáng wēi 杜渐防微
- zhāo qiáng xī tì 朝前夕惕
- chūn fēng zhōng zuò 春风中坐
- wú míng huǒ qǐ 无名火起
- fàng huǒ shāo shān 放火烧山
- yáo yǔ máo shàn 摇羽毛扇
- zhuā ná piàn chī 抓拿骗吃
- yì qì xuān áng 意气轩昂
- qíng shēn yì hòu 情深义厚
- yuè mù shǎng xīn 悦目赏心
- xīn fú qíng yuàn 心服情愿
- xīn chí shén wǎng 心弛神往
- kāi yuán jié liú 开源节流
- píng yuán dū yóu 平原督邮
- jiāng qǔ gū yǔ 将取固予
- ān lǎo huái shào 安老怀少
- tóu hūn mù xuàn 头昏目眩
- tiān yá bǐ lín 天涯比邻
- kē yá liào zuǐ 嗑牙料嘴
- shàn dāo ér cáng 善刀而藏
- jīng jīng qián qián 兢兢乾乾
- jǔ cuò dòng zuò 举错动作
- yī xīng bàn diǎn 一星半点
- liǎng xióng bù jù lì 两雄不俱立
- gù zuǒ yòu ér yán tā 顾左右而言他
- fú bù qǐ de ā dǒu 扶不起的阿斗
- yī kǒu chī gè pàng zi 一口吃个胖子
- tiān ruò yǒu qíng tiān yì lǎo 天若有情天亦老
- xíng shàn rú dēng, xíng è rú bēng 行善如登,行恶如崩
- tiān yǒu bù cè fēng yún, dì yǒu dàn xī huò fú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